冰雪试驾,这个最早期被用来宣示四驱系统强大亦或者用来作为车主高阶驾驶课程的冰雪试驾活动,近年来出现的频次似乎有些过高,当中还不乏有一些前驱家用买菜车上来拉手刹甩尾的。这种人云亦云地做法,除了博君一笑我
冰雪试驾是强大四驱系统最好的用武之地,可惜那些车还是有些曲高和寡。作为像MG6这种比较亲民的前驱车搞冰雪试驾,可能炫技不足,但贵在够“朴实”。就冲着这份朴实,使得这次的试驾体验更具有参考意义。
因为这次的活动行程全程都在开放道路,这就让整个行程增添了许多不确定性。加上厂方表示此次试驾的重点,就是来自Continental代号叫MK100的ESC电子稳定系统。有些老司机总爱都说:电子系统不长眼,帮倒忙。那么此时正好借着实际体验,看看MG6的车身电子稳定系统在冰雪路面上到底是神助攻还是猪队友。
作为媒体从业者,有个工作性质就是唯恐天下不乱。这不,刚有辆车陷在沟里,马上引来一班媒体同行拍照。那么是不是马上可以下结论说电子系统没用呢,在此之前还是有必要先捋清楚事情的经过,以及车身电子稳定系统的工作原理。
陷车的现场,是长白山当地的林场穿越小路。显然这种路面即便没有积雪,也称不上是完好的铺装路。从路面的积雪高度我们也可以看得出前几天下过的雪有多大。不过,白茫茫一片雪,其实只要路面没有结冰的话,用上雪地胎还是能够保证车辆一定的附着力的。此时驾车通过,比起抓地力,更需要注意的是底盘通过性。看到陷车现场的图片了吗,如果没有前车带路的话,最好让车轮保持在积雪的高位处以保障底盘通过性。
道理说起来很简单,可是要做到就不是这么简单了,因为真的很滑。人在雪地里走路都容易滑倒,车也不例外。尤其是现在正处于融雪的季节,走在松动的雪地上车子往两边低位处滑的趋势。此时最正确的做法是及时方向盘反打救车保持好轨迹,否则就会像图中的小姐姐直接跪了。不仅轮子刨开雪面直接接触冰雪,前保险杠还是直接磕到积雪上强行物理制动,结果就是动弹不得。虽然此时电子稳定系统不会直接砍断动力,能允许一定程度的打滑,但驱动轮没附着力,车还被积雪卡住,这种情况真的无法自行脱困,最终都是靠拖车解决。
比起这位小姐姐,我的经历更加动魄惊心。我差点陷车的那段路看似只是一段积雪微微融化的雪水路,但表面看起来非常平整,但你完全无法判断水底有多深,以及冰雪水各自的比例分布。所以如果没有打醒十二分精神,这种路面能在你丝毫察觉不出险情时把你困在原地。万幸的是中间隆起的冰块和雪并没有让我托底。说时迟那时快,当我察觉到前轮刚陷下去不久车子还尚存一丝前行的惯性没停稳时,马上给出大幅度的油门信号并且急打方向盘。还好此时稳定系统没有自作聪明切断我的动力需求,过程是有点狼狈但好歹还能强行刨坑,没有陷下去。
这个过程中,我发现MG6的转向还算蛮有手感的,有一定的路感反馈,并且转向的阻尼感也比较扎实,作为一款马力不算小的前驱车,好的转向回馈手感能给人增添更多的驾驶信心。包括油门给大了之后前轮的空转状态,甚至单边车轮碾到雪遇到的扭矩转向,都能一一被感知到。一旦遇到不对劲,立马可以微调反打方向或者给油走,即便速度不快也能感受到类似拉力赛的那种游走于极限边缘的快感。
但还是要提醒一句,冰雪路面自驾真的很忌讳单枪匹马。没有队友现场帮忙,远程求救成功率感觉也不高。且不说等待救援的过程,而是这些林间小路我的联通卡基本全程都是没信号的,包括车上的人机交互系统也是如此。本来还机智地以为能靠着MG6上的斑马2.0系统自带的4G信号强行装逼。不过说白了它本质上还是和手机一样靠的是内嵌的SIM卡,所以不管是移动还是电信,只要运营商在当地信号覆盖不足,在这种极端里面上也是没有信号。和手机显示的逻辑不通,在无信号的情况下斑马2.0还是会很礼貌性地显示个E。抱着一丝希望我连上了车载WiFi,结果还是显示无法连接,微信微博啥都打不开……
说了这么多我怕把南方的朋友吓坏了。其实大部分的北方主干道,包括国道县道上,当地工作人员清扫积雪的效率还是有保障的。但只要不是太执着于挑战大自然的话,正常铺装路面的险情并没这么可怕。唯一要注意的就是不规则的结冰路面。在白天的话,依靠猛烈的太阳光其实比较容易察觉到,因为冰反射出来的光线比起雪更亮,更刺眼。所以在冰雪路面上最有用、最常用的且最有存在感的应该还是ABS功能。尤其是只带ABS却没有制动分配的情况下,单边压冰面两边附着力不同时,冰面制动,即便ABS防抱死系统马上咔咔咔地介入,还是容易失控。因为附着力强的单边前轮会类似于圆规中心一样,整个车以此为点开始画圈。
所以电子稳定系统干的事情,是更合理地分配安排几个轮子间的附着力。好比一个懂理财的人,无法改变自己微薄的月薪,但能让通过合理操作资金来获得额外的收入改善生活。
至于抓地力呢,还是要依赖轮胎。作为一个南方人,我是比较好奇雪地胎是否成为北方人冬天用车的标配。不过答案貌似没我想象中这么绝对。因为即便是北方,基本上现在大部分的主干道都会有环卫工进行积雪的清扫,其实四季胎完全可以应付。而此次我们车队的目的地就是长白山的滑雪场,这里不仅雪量非常大,而且雪场附近都是些小道,只有一条简单的车辙能够让车辆勉强通行,此时雪地胎才显得非常有必要了。
仔细研究雪地胎,你会发现其实它特别调制的橡胶材质,使其比四季胎甚至夏季胎更在极寒地区保持橡胶原有柔韧度,防止橡胶冻后过硬失去抓地力。另外花纹也是更加大块,胎纹更深、更宽。这种设定跟越野胎有点类似,目的是为了防止积雪塞满。像是胎纹比较细的四季胎,一旦胎纹被雪填充完毕,基本上形同没有胎纹的光头胎了。
这有点像鞋子一样,我们的摄影师穿着NIke的华莱士,我已经数不清他总共摔倒过几次了。日常代步通勤的话,Nike 、AJ肯定更受欢迎,抓地力也没人投诉过。一旦去到了冰天雪地的极端路面,还是穿工装靴会更妥。
一天的雪地驾驶,完全解释了什么叫如履薄冰,开得我胆战心惊,全身的传感器时刻在线监测车辆动态。但不可否则是累并快乐着,你会发现越是极限的情况,越能返璞归真检验自己的驾驶意识和技巧。假如你热爱驾驶,又有一班好基友愿意陪你疯的话,即便是两驱买菜车也值得体验一次冰雪试驾。